當前位置: 首頁 >> 黨群工作 >> 黨建動态 >> 正文
政治理論學習專欄--“四種形态”學習(二)
供稿:   日期:2020年04月16日 13:26  浏覽量:[]

01“四種形态”意味着反腐轉向嗎?

“四種形态”提出後,網上出現一些聲音,揣測這是不是意味着反腐轉向、節奏放緩、力度減弱? 踐行“四種形态”絕不是要在數量和力度上放緩反腐敗節奏,絕不意味着對違法犯罪的腐敗分子以紀代法、高舉輕放,而是說要盡最大努力防止黨員幹部成為“階下囚”。要改變的,不是腐敗分子的結局,而是堕落的軌迹,通過在法律底線之上設置多道防線,一級一級地進行阻擋和處理,而且處理措施越來越嚴厲,從而防止小缺點變成大錯誤,攔截從違紀走向違法。對個别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走上嚴重違紀甚至涉嫌違法犯罪道路的黨員幹部,如果構成嚴重違紀,那就必須及時給予重處分,做出重大職務調整;如果構成嚴重違紀且涉嫌違法,那就必須果斷進行立案審查。

02踐行“四種形态”隻是紀委的事嗎?

黨章第三十七條規定,黨組織必須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四種形态”的具體内容中,無論是黨内關系正常化,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還是組織處理,黨紀處分,乃至立案審查,都是管黨治黨的日常工作,都要由各級黨組織特别是黨委來領導決定和組織實施。同時,黨組織負責選拔、任用和管理幹部。管理本身就包含着監督,黨組織既要選準用好幹部,也要把幹部管嚴看住,為人“戴帽”時不願當配角,給人念緊箍咒甚至“摘帽”時也必須當主角。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态”是各級黨組織特别是黨委職責的應有之義,是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的具體化。

03“四種形态”是否弱化了對“關鍵少數”的監督?

“四種形态”體現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要“全面”覆蓋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涵蓋黨的政治、組織、廉潔、群衆、工作和生活“六大紀律”。但是,“全面”并不意味着沒有重點。全面從嚴治黨必須重點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懲治也有重點,就是那些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衆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四種形态”中的前兩種着重體現對“全面”的要求,後兩種則突出對“重點”的關注。

04“四種形态”是否帶來了界限模糊、難于量紀的問題?

我們黨有8700多萬名黨員,隊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不可避免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性質不同,程度不同,造成的後果也不同,不可能都用一個模式去處理。提出監督執紀“四種形态”,就是要求用紀律丈量全體黨員,有針對性地處理解決問題,這既符合黨員幹部隊伍的實際狀況,也符合腐敗發展的規律。監督執紀“四種形态”,正如醫生看病對症下藥,既不對普通感冒下猛藥,也不對必須開刀手術的急重病症采取姑息療法。反腐敗也是同樣,對爛掉根的樹,必須毫不手軟連根拔起;對歪樹、病樹,盡可能正過來、治好病;對整片森林,則經常維護,保持健康。

05“四種形态”是否有避重就輕之嫌?

全面從嚴治黨,每名黨員、每個黨組織都在其中、不能例外。 強調多用前三種形态管大多數,但并不是隻用前三種形态。第一種形态是教育,不能用第一種形态代替紀律執紀、紀律處理、組織處理,更不能代替第四種形态。針對黨員幹部違紀行為的共性規律,描畫出從量變到質變的梯度軌迹,給出了由輕到重的因應之策,呈現點面結合、綱舉目張的合圍之勢,在弄清“好樹”、“病樹”、“爛樹”、“歪樹”基礎上按“四種形态”分而治之。對“常态、大多數”強調監督教育管理的平日之功,對“少數、極極少數”則施以重拳、施加重典,謀一域不忘謀全局,思一時不忘思萬世,用心良苦、思深慮遠,必須久久為功、孜孜以求。

06“四種形态”是重消存量、輕遏增量嗎?

對作風和腐敗問題必須打一場持久戰。不論減少腐敗存量還是遏制腐敗增量,都要有多樣化的執紀監督方式。“四種形态”既對增量,也對存量。其中,以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立案審查等雷霆手段清存量、遏增量,強化“不敢腐”。用“四種形态”減存量,就是不能攢。過去動不動就暫存,暫存就是等着你什麼時候夠了,就把你送進去。有什麼問題,跟本人談談,咬耳扯袖、紅臉出汗,這不就是黨内批評和自我批評嗎?

07“四種形态”對大多數是軟約束嗎?

堅持以紀律的尺子衡量“樹木”和“森林”,絕不能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絕不能用處理“少數”問題幹部來代替對“多數”黨員幹部的日常監督教育管理,絕不能因為問題小、程度輕或初次犯,就不聞不問、不查不糾,或網開一面、下不為例,而應違紀必究、寸步不讓。對黨員幹部平時要多敲打、多提醒,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早發現、早糾正,抓早抓小、動辄則咎,使紅紅臉、出出汗、咬耳朵、扯袖子成為常态,防止黨員幹部“小錯”釀成“大錯”。對已經發生的違反黨的紀律和規矩的行為,要敢于批評制止,決不能姑息遷就、養癰遺患,讓黨的紀律和規矩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08“四種形态”中的第一形态沒必要嗎?

“四種形态”的每一種形态都是從嚴治黨的利器,都很好地诠釋了“嚴是愛,松是害”的道理。當黨員幹部出現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時,如果有人及時“拉拉袖”、“咬咬耳”,就有可能将這些問題制止在萌芽狀态;在問題比較嚴重時,如果有人大喝一聲、猛擊一掌,“紅紅臉”、“出出汗”,就有可能起到猛然警醒、懸崖勒馬的作用。批評與自我批評意在“勤澆樹”,重在形成常态。下大氣力解決影響開展黨内政治生活的各種問題,使批評和自我批評嚴肅起來、認真起來,真正發揮教育鍛煉提高黨員幹部的作用,必然能推動黨内關系正常化,助力政治生态改善。隻要在前兩種形态上把功夫下足,所在地方和部門的政治生态就會大大改善,相應發生嚴重違紀問題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減少。

09幹部犯錯誤隻是個人問題嗎?

幹部犯錯誤,組織有責任。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黨組織的日常工作,批評教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都是黨章規定的主體責任,立案審查也必須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進行。黨員幹部違紀違法固然有其個體内因,但黨組織“兩責”虛化也是不可低估的重要外因。“四種形态”正是“兩責”在紀律建設中的具體體現,既是問題清單,也是責任清單,既需黨委在淨化黨内關系等方面主動擔當,也需紀委在紀律審查等方面積極作為。要嚴防責任鍊條缺環、責任主體缺位,把“四種形态”、“六大紀律”落到教育提醒、監督管理等日常工作中去,發現苗頭馬上去管,觸犯紀律及時處理。


作者:編輯:徐珊珊 審核:

上一條:政治理論學習專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

下一條:政治理論學習專欄--“四種形态”學習(一)

郵編223003
地址:江蘇省淮安市枚乘東路1号南園
管理員QQ:124577826
Copyright 2015 利记官方网站交通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