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慘案
1923年2月,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領導下,京漢鐵路工人高舉反帝反封建的旗幟,為争取成立京漢鐵路總工會和工人階級的政治權利,舉行了震驚世界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即“二七”大罷工),“大罷工”曆時13個月,有100多次罷工,30多萬工人參加。京漢鐵路大罷工實現後,帝國主義駐北京公使團召開緊急會議,慫恿北京政府立即采取武力手段鎮壓罷工。英國駐漢口總領事勞靈費爾在6日召集蕭耀南的代表和外國資本家在領事館舉行秘密會議,策劃鎮壓罷工運動。1923年2月7日,軍閥吳佩孚向工人舉起了屠刀,制造了”二七”慘案。京漢路全線在“二七”慘案中犧牲烈士共52人,受傷者300餘人,被捕者60餘人,1000餘人被工廠開除,流亡在外。為保存實力,1923年2月9日,京漢鐵路總工會和湖北全省工團聯合會聯名下《複工令》,工人忍痛複工。至此,轟轟烈烈的京漢鐵路大罷工,在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聯合進攻下,宣告結束。

中共三大為什麼選址廣州
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有四大原因:
第一,當時在中共中央領導下,廣州黨組織緻力于發展工人運動,是全國工人運動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具備雄厚的階級基礎;
第二,廣州是孫中山革命活動的大本營,政治環境比較寬松;
第三,廣州臨近港澳,水陸交通較為方便;
第四,共産國際接受其駐華代表馬林等的建議,指示中共将中央機關遷到廣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