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會議——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方針

為了審查和糾正黨在大革命後期的嚴重錯誤,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着重批評了大革命後期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确立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
會上,毛澤東提出“須知政權是由槍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會議通過《中國共産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告全黨黨員書》等文件,選舉産生中央臨時政治局。八七會議标志着中國革命從此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争興起的曆史性轉變。
古田會議——确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了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會議通過大會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規定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必須絕對服從黨的領導,必須擔負起打仗、籌款和做群衆工作三位一體的任務。決議着重強調加強思想建設的重要性,強調用無産階級思想來進行黨和軍隊的建設。古田會議确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
遵義會議——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起草了《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的決議》;選舉了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長征前成立的“三人團”,決定仍由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
會議及時解決了當時最為緊迫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結束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統治,實際上确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是黨的曆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标志着中國共産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