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黨群工作 >> 黨建動态 >> 正文
黨史天天學第四期——開展敵後抗日遊擊戰争
供稿:   日期:2021年04月01日 11:18  浏覽量:[]

從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是中國抗日戰争的戰略防禦階段。這個階段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日軍分路深入中國廣大領土,對中國正面戰場的攻勢達到頂點;二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軍隊開辟敵後戰場,并迅速壯大起來。

(八路軍臂章)

當時,日本侵略者把國民黨作為主要作戰對象。正面戰場無論在戰略上還是在戰役上,都是抗擊日軍進攻的主要戰場。國民黨表現了一定的抗日積極性,國民黨軍隊曾先後進行了平津、淞滬、忻口、徐州以及保衛武漢等戰役,并取得台兒莊戰役的勝利,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但是,由于敵強我弱,再加上國民黨實行片面抗戰路線和單純防禦方針,正面戰場的戰局非常不利。從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在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裡,日軍占領了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廣州、武漢,奪取了中國人口稠密地區的大片領土,中國人民遭到深重的災難。

(油畫《北上》)

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後,迅速開赴抗日前線。中共中央規定八路軍的戰略任務是:一方面配合國民黨正面戰場作戰,從側冀阻擊進犯山西之敵,以打擊日軍的銳氣并掩護友軍退卻;另一方面伺機深入敵人占領區,廣泛開展抗日遊擊戰争。

1937年11月上旬太原失守前,八路軍主要是直接在戰役上配合友軍作戰。9月25日,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主力在平型關伏擊日軍,殲敵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平型關大捷是全國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打破了侵華日軍所謂“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振奮了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提高了共産黨和八路軍的聲望。

接着,八路軍三個師又配合友軍進行忻口戰役。第一一五師主力于晉東北襲擊張家口至廣靈、代縣的交通線,并派獨立團和騎兵營向察南、冀西出擊。第一二0師在雁門關以南伏擊日軍。第一二九師以1營兵力夜襲陽明堡日軍飛機場,毀傷敵機20餘架,消滅敵守備隊100餘人,削弱了敵人的空中突擊和運輸力量,有力地配合了友軍在正面戰場的作戰。擔任第二戰區前敵總指揮的衛立煌對周恩來說:“八路軍把敵人幾條後路都截斷了,給我們忻口正面作戰的軍隊幫了大忙。”

(平型關大捷照片)

八路軍在戰役上配合友軍的同時,還以一部分兵力進行發動群衆和組織群衆武裝的工作。時任中共山西公開工作委員會書記的薄一波,以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負責人的名義向閻錫山提議組建山西新軍。經閻錫山同意,先試建了1個總隊(團),并定名為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簡稱決死隊),後來又相繼組建了工人武裝自衛縱隊、政治保衛旅和暫編第一師等新軍武裝。山西新軍實際上是中國共産黨組建和領導的一支革命軍隊,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統一戰線武裝組織。到1939年底,新軍發展到50個團(其中46個正規團),總兵力5萬餘人。這支部隊密切協同八路軍作戰,起了很大作用。






作者:編輯:樸光祖 審核:

上一條:黨史天天學第五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争

下一條:黨史天天學第三期——國歌的誕生

郵編223003
地址:江蘇省淮安市枚乘東路1号南園
管理員QQ:124577826
Copyright 2015 利记官方网站交通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