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黨群工作 >> 黨建動态 >> 正文
黨史天天學第二十六期——黨史人物
供稿:   日期:2021年05月25日 16:14  浏覽量:[]

“眼已隻見一些光亮還在寫,
為了留一點痕迹給下一代”
這是百歲革命老人
薛蔚芳的自勉之言
這位飽經百年風霜
依舊不改初心本色的老者
用一生訴說了
對黨至死不渝的忠誠和信仰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
薛蔚芳的故事

薛蔚芳生于1919年,恰巧是五四運動爆發那年。薛蔚芳的父親思想開明,他認為女孩同樣要接受良好的教育,這在當時很是難得。在薛蔚芳12歲時,她的父親就送她去蘇州省立女子師範附屬小學做寄宿生,正是這段生活,培養了薛蔚芳獨立堅強的性格。

(五四運動)

1938年9月,薛蔚芳進入上海名校務本女中(當時改名為“懷久女中”)讀書,務本女中北校的進步力量強,中共地下黨員有十多人,她接受進步思想,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在務本女中,薛蔚芳對工人階級的深切同情和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引起了班級黨支部的注意。随後,她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黨的外圍組織“學協”(即上海學生抗日救亡協會)。

在“學協”的組織領導下,薛蔚芳第一次看到《西行漫記》,第一次知道《國際歌》,漸漸開始懂得了革命的意義。為撤換時任訓育主任、汪僞派來的漢奸金光媚,她參與了全校罷課鬥争。在罷課期間,她還和同學一起編寫各種歌曲,編排反汪鬥争活報劇,經過十來天的鬥争,校方終于讓步,這是薛蔚芳參與的第一次勝利。

(南通學院)

1940年7月,在薛蔚芳即将畢業時。“學"領導人林其敏受組織委托發展她入黨。1940年8月,在舒忻同志的帶領下,薛蔚芳進行了秘密宣誓,就此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1940-1943年,薛蔚芳就讀于南通學院紡織系,并積極投身愛國救亡運動。在這裡,黨交給她的任務是在紡織系發展進步勢力,開辟進步局面。當時,紡織系僅有她一名中共黨員,國民黨三青團成員卻有4個,形勢艱難可想而知。薛蔚芳與同樣接受了進步思想的同學馮之榴一起,在學生中建立了進步組織——“澄社”,利用“澄社”揭露漢奸陰謀、傳播進步理念、宣傳抗日思想。此外,薛蔚芳将租借的簡陋偏僻的亭子間充當我黨的地下交通站。抗戰期間,勇敢的少女在亭子間送走大批青年奔赴蘇北新四軍抗日根據地;上級黨組織在亭子間召開秘密會議,部署風起暗湧的學生運動;諸多情報往來相傳,她都在黑暗中把門望風。可謂方寸亭子間,暗湧革命波。

(薛蔚芳(左)與地下黨員喜迎上海解放)

後來,因家庭貧困,薛蔚芳無奈退學。機緣巧合下,她進入上海中紡三廠(後上海國營棉紡三廠)任技術員。根據黨的指示,薛蔚芳利用夜班的機會搜集重要的生産情況資料,散發傳單到核心部門,宣傳我黨保護機器、迎接解放的主張,為上海解放和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作者:編輯:樸光祖 審核:

上一條:黨史天天學第二十七期——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

下一條:黨史天天學第二十五期——秋收起義

郵編223003
地址:江蘇省淮安市枚乘東路1号南園
管理員QQ:124577826
Copyright 2015 利记官方网站交通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