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利记官方网站與芬蘭于韋斯屈萊應用科技大學合作開展的物流工程本科教育項目,是江蘇省首個、利记官方网站唯一獲教育部批準的物流工程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其辦學效果和方法、特色對同類高校具有良好示範作用。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合作外方高校——芬蘭于韋斯屈萊應用科技大學(JAMK),是芬蘭國際化導向的公立大學和最好的應用科技類大學之一,學校各關鍵指标均位列芬蘭24所同類大學前三。連續兩次通過芬蘭高等教育評估中心組織的國際質量審核,在芬蘭38所高等院校中位居前列。JAMK的物流工程專業具有50多年的辦學曆史,是芬蘭規模最大的物流學位授予點,培養了芬蘭半數以上的物流專業人才,是芬蘭高校中唯一一個通過EUR-ACE(歐洲工程教育專業論證體系)本科工程學位項目質量認證的專業。物流工程專業英語授課已有20多年,具有人才培養及物流專業網絡建設的國際視野,學生的就業質量和社會評價高,JAMK及其物流工程專業在芬蘭乃至歐洲應用型大學中處于領先地位。
一、項目辦學特色
物流工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以培養具有物流工程技術基本知識,具備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寬闊的國際視野,系統掌握和融會貫通國際物流的理論和方法,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國際交往能力的高級國際物流人才為目标。
第一,以國際物流工程專業勝任力為導向作為人才培養的主線,充分利用合作雙方的優質資源,共同制訂培養方案,實行小班化上課,個性化管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達到課程體系國際化、教學方法國際化和教學手段國際化。
第二,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行引進與創新相結合,常規管理與項目管理相結合,突出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立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物流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着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專業基礎紮實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第三,強化立德樹人,加強思政教育。學院黨委加強對中芬合作物流工程專業學生黨員的管理和教育,保證黨的組織生活及各項黨務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積極融入課程思政環節,增強學生四個自信,激勵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長成才。
二、引進利用優質教育資源
1、引進芬方物流工程專業課程
學院與于韋斯屈萊應用科技大學教學團隊合作共同研讨制定物流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的人才培養方案,引進芬方專業核心課程12門,共同開發課程5門,建立了歐盟标準下的物流工程專業本科課程體系。
2、引進芬方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課程考核方法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引進以物流工程專業勝任力為導向的教育教學理念,開發了GroupStudy學習方式,采用TBL、PBL和CBL等多種先進教學方法,引進芬方的課程考核辦法,加強過程考核,注重學生專業勝任力的培養。
3、選聘芬方優秀教師進行授課
根據項目協議中的相關規定和每學期開課情況,選聘8-10人次優秀芬方教師來校授課(疫情期間以線上授課的方式開展)。雙方根據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商定每學期芬方教學任務,内容包括課程教學内容、學時、任課教師要求等。

圖1 Yang Guihan老師授課

圖2 Juha Pesonen老師授課

圖3Illka老師授課
4、引進芬方先進的教育技術和教學平台
引進芬方的Optima、MOODLE教學平台,增加師生互動,促進學生課内課外進行有效學習。創造數字化學習環境,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增加課堂趣味性,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強化對重點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5、精心打造中芬合作共建課程
為充分利用芬方高校的優質教育資源,拓展多元化人才培養途徑,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創新型、應用型、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人才。遴選出《物流概論》《運輸概論》《物料管理》《工作生活溝通技巧》《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五門專業課作為共建課程,課程大綱、授課内容、教材選用、課程教學由雙方教師共同建設、講授。已建成網絡課程,可供物流工程普本、專轉本、交通運輸和其它相關專業選用。
三、社會效益
中芬合作辦學項目有效促進了物流工程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課程建設與學科建設,建設了一支國際化物流工程專業教師隊伍。社會認可度增強,學生入學錄取分數逐年提高。通過合作辦學,增強了于韋斯屈萊應用科技大學對利记官方网站教育教學的了解,展示了專業辦學優勢,得到芬方充分認可,提高了學校國内外知名度,為學校之間開展多領域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礎。

圖4Illka老師與物流1211班學生課後合影

圖5Juha Pesonen老師與物流1233班學生課後合影